公司担保业务保后管理实施细则

  

  第一节 总 则

 

  第一条 保后管理,是指本公司对被担保人及其影响担保业务安全的有关因素进行不间断监控和分析,以便及时发现早期预警信号,并积极采取相应补救措施的担保管理过程。保后管理包括保后检查、风险预警和处置、代偿后追偿等。为规范担保业务操作,严格担保业务管理,有效控制担保风险,现根据本公司《担保业务基本操作规程》的有关规定,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节 保后检查的特点

 

  第二条 保后检查既包括对被担保人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担保业务所有事项的进展情况和反担保情况的检查。其中对被担保人的检查既包括对被担保人执行《委托担保合同》情况的检查,又包括对被担保人经营财务、管理、重大事项等情况的检查。

 

  第三条 担保业务检查的目的在于发现风险并进行补救。

 

  第四条 担保业务检查主要侧重于对影响被担保人还款能力主要因素的监控,以及是否及时还本付息。

 

  第三节 保后检查的程序

 

  第五条 首次检查。在担保业务发生后的15天内应进行第一次检查,重点检查本笔担保资金的使用情况。检查方式可实地检查或电话询问。首次检查要形成《新增担保业务跟踪检查报告表》,并由项目经理及业务部经理签字后存档。

 

  第六条 全面检查。从第一次检查后开始,要求每月去被担保人的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有针对性地检查一次,并做好工作记录。要根据检查情况,填制保后检查报告表,每季根据企业情况和担保业务的风险状况,写出全面的分析报告,由项目经理、担保部经理和主管总经理签字后存档,并送交贷款人一份。

 

  第七条 重点检查。一旦发现被担保人出现新的可能或实际已经影响担保债务偿还或要求本公司对受益人履约的重大情况时,视发现情况的严重程度,最多从发现开始的2个工作日内,必须对被担保人进行实地或跟踪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由项目经理、担保部经理和主管总经理签字后存档。

 

  第四节 保后检查的方法

 

  第八条 信息获取。要求被担保人定期提供反映其经营和财务的财务会计报表等有关材料,从中汇集、整理出被担保人关键信息;

 

  对于公司类被担保人,要经常去其主要办公、生产或经营场所实地检查获取信息。通过在现场查阅被担保人的会计账薄、记账凭证、仓库存贷,查看建设工地等方法,对被担保人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验证。对于个人类被担保人,要关注其收入信息状态的变化情况,必要时上门检查;

 

  要经常从税务、工商、银行以及其他与被担保人相关部门、企业等处了解情况以获取信息,修正和补充从被担保人处获取的信息。

 

  第九条 综合分析。对通过检查和其他渠道取得的各种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找出影响担保业务安全的各种因素,判断被担保人的总体风险状况,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性或补救性措施。

 

主办单位 : 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 浙ICP备07502733号-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和路836号保亿中心B座2701室 电话:0571-88211135
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