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工作报告
(经
各位会员:
根据《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浙政发〔2006〕1号)的文件精神,以及《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的要求,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积极促进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提出了《浙江省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基本思路》,明确了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重点工程。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自2006年3月成立以来,在浙江省中小企业局的指导下,积极贯彻国家加强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的精神,着力围绕壮大规范信用与担保行业发展、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开展了创造性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将本协会成立一年来所做的工作报告如下:
一、努力加强自身建设,扩大协会影响力
1、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协会于
2、努力扩大协会影响
协会组织担保机构参加在内蒙古举行的第六届全国担保联席会议,积极促进会员单位与全国各地担保机构的沟通和交流。同时,推动会长单位、副会长单位加入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并成为中小企业协会的常务理事单位,协会卢绍基秘书长也被邀请当选为全国中小企业协会常务理事,为本协会能在更大的平台上获取信息、同行间交流、以及提高声誉赢得了机会。
3、积极宣传担保机构
编印了《浙江担保之路》一书,系统全面的介绍了浙江省担保机构发展现状、政策扶持及行业未来趋势。同时与浙江日报合作,开辟“担保先锋”专栏,对评选出的首届十佳信用担保机构进行专题报道,进一步提升了我省担保机构在社会上的公信力,提高了社会各界对担保机构的认知度。
二、深入开展为会员服务,提高协会服务力
1、创办会刊、建立网站
为进一步推进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及时为担保机构传达政策、经济、市场、行业信息,协会创办了会刊《信用与担保》和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门户网站。会刊以不定期免费的形式发送到广大会员、行业主管部门和各大金融机构。协会门户网站提供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并及时发布相关政策法规、业界动态等。不仅为会员和担保机构提供了高效的信息服务,同时也为政府和金融机构提供了了解担保行业的窗口。会刊的创办与门户网站的建设对促进担保行业发展、增强银保合作以及督促广大会员担保机构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和担保运作机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开展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协会有计划有步骤的开展培训工作,加强担保从业人员的风险控制能力和业务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在三个方面做了工作:一是开办高级工商管理担保专业研修班。在省中小企业局的统一组织下,协会与浙江大学管理学院合作开办了首期“浙江大学高级担保专业工商管理研修班,目前有120余名担保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学习。研修班的开办不仅有利于提高担保业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而且为全省担保机构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二是推荐担保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参加国家发改委的银河培训工程。2006年8月协会积极配合国家发改委举办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高级管理人员培训班,共推荐40名担保高级管理人员去北京参加培训。三是配合省中小企业局对全省130名担保机构高级管理人员进行免费培训.
3、注重交流,组织担保年报统计
协会根据《担保会计核算办法》,配合省中小企业局开展了担保机构的年报统计工作,对全省信用担保年报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较为全面地掌握了担保机构的各项数据和运行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三、不断拓展工作内容,增强协会创新力
协会围绕促进全省中小企业发展开展活动,积极创新工作内容。
1、搭建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融资平台
在省局的大力支持下,为积极实施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深入开展三年万家微小企业培育工作,切实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担保难问题,培育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的发展,协会全资成立了浙江中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从协会内选择10家管理规范、风险控制能力较强、经营良好的优质担保机构,通过抱团增信、形成合力,与国家开发银行合作,搭建了我省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融资平台。该平台贷款合作额度目前为2-3亿元,计划将扩大到30亿元。融资平台将重点扶持各类中小企业,尤其是列入省中小企业局“千家成长万家培育”计划的中小企业。目前,该平台已建立了内部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并起步运行,已有17个项目上报国开行审批。融资平台的建立为我省中小企业开辟一条崭新的融资渠道,得到了国家开发银行陈元行长的高度赞赏,并被列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编的全国开发性金融项目典型案例之一。
2、成立杭州联合资信评估咨询有限公司
担保机构的信用资质评定,是政府依法监管,提高担保机构信用意识,提升信用能力,促进担保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也是担保行业加强自律,开展银保合作的必要条件。为此,协会与国家发改委指定评级机构联合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共同出资成立了杭州联合资信评估咨询有限公司。协会将通过评估公司建立担保机构和中小企业信用信息资料库,将逐步对银行机构和社会开放,实现信用信息共享,从而降低银行和担保机构的征信成本,促进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的信息化建设。
四、积极维护行业利益,树立协会的公信力
积极维护行业利益,使协会真正成为担保机构的知心人、代言人。去年5月,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向各省银监局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下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银监〔2006〕145号)(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提出要“严格审查担保机构的资质,明确规定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且必须是实缴资本”。收到《通知》后,我省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迅速做出反应。如中国农业银行宁波市分行已向辖内的各支行、市分行营业部转发了《通知》,并提出“各行收到本通知后,对不符合该通知要求的担保机构,应立即暂停与之业务合作;对已担保的信贷业务,到期收回,不得延期或担保新的信贷业务”。《通知》下发后,我省各担保机构反响强烈,协会收集了全省各地担保机构的意见向主管部门—省中小企业局汇报。省中小企业局迅速向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上报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银行业金融机构与担保机构开展合作风险提示的通知下发后的情况反映函》,省协会秘书长卢绍基专程到北京,向发改委和国家银监会反映我省担保机构的呼声,并通过浙江日报等媒体渠道向上传递信息。在协会配合省局积极有效的工作下,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后于十月份专门对浙江下发了《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办公厅关于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合作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有关问题的批复》,使担保机构注册资本金应在1亿元人民币以上的规定解冻。为浙江乃至全国的信用担保业健康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行业自律建设,提升协会成员的发展力
1. 评选出全省50家规范型担保、确定了第二批100家规范提升担保机构。
认真贯彻浙江省中小企业局《关于进一步加强我省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培育工作的通知》(浙企财发〔2006〕29号)精神,配合省局在全省开展“511”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规范提升工程。协会对各地推荐符合条件的担保机构名单进行汇总,核对担保机构各项上报数据,并根据各项指标进行考评,评选出50家规范型担保机构、确定了第二批100家规范提升担保机构,并在会刊和网站上予以公布。
2. 开展首届浙江省十佳信用担保机构评选活动。根据“
通过一年的努力工作,我们辛勤耕耘,含笑收获。协会刚走过一年历程,我们的工作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我们深知行业协会发展任务任重道远,还有很多工作需要我们去开拓。协会将充分听取广大会员单位和担保机构的要求,秉承“诚信自律、维权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完善协会各项工作。
在2007年协会要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稳步推进中小企业成长贷款融资平台的建设,扩大吸收优质担保机构加入平台,结合浙江实际创新中小企业融资服务渠道。
2、加强行业调查、开展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服务体系课题研究,探索担保机构业务模式、风险控制机制,构建多层次的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3、加强行业自律建设,严格执行《行业自律公约》,积极推进担保机构规范提升工作,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4、组织开展全省担保机构信用评级工作,探索通过信用评级,建立银保合作的通行证制度;探索开展从业资格证实施工作。
5、认真贯彻省中小企业局对信用与担保体系建设的工作部署,积极向相关政府部门建言献策,维护行业权益,为担保机构争取更好的发展环境。
6、继续做好培训工作,提高担保机构从业人员素质。
7、进一步办好协会会刊和协会门户网站,及时为会员单位和担保机构提供信息。
8、组织会员单位国内外考察,加强与国内外担保协会的交流。
新的一年是继续奋斗、创造辉煌的一年,让我们携起手来,团结一致,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为担保行业的发展壮大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