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十载:桐乡市诚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携中小企业共成长

前言:

说到担保公司,从现在的经济环境来看,随着政策的放开,民营担保公司的诞生,它早已不是一个新鲜名词了。而在10年前成立担保公司,却可谓是一项改革创新之举。

2000428,桐乡首家政策性担保公司——桐乡市诚信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应运而生。

从一开始,它就定位于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融资担保服务,通过在银行与企业之间架设桥梁,缓解中小企业所普遍面临的“融资难、担保难”问题,从而促进中小企业壮大,助推桐乡经济发展。

十年风雨,十年磨砺。诚信担保公司始终以“服务地方、服务企业”为己任,坚持“政策导向、公司法组建、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管理”的运行模式,在担保道路上突破了一个又一个新的目标,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跨越,成为担保行业的领跑者。

 

十年筑就“诚信”基石

作为改革的产物,担保公司没有既定的运作模式和现存的经验可供借鉴,只能在摸索中前进。

诚信担保公司董事长李玉英回忆说,公司成立之初,只有5名工作人员,也没有相关的经验,可谓是一个“无名小辈”。创业阶段虽然艰苦,但大家都是毫不气馁,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为企业服务。

随着桐乡中小企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急需金融部门资金上的支持。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诚信担保公司牢牢抓住发展机遇,通过服务与产品种类的丰富、人才的培养等,扎根并服务于地方经济。

据介绍,公司成立时注册资本金只有1000万元,到2002年增加到2000万元。2006年经市政府批准,公司成功吸收合并了立信担保公司,注册资本金调整为5000万元。此后的2008年和2009年,市财政又分别注资500万元和1000万元,现在注册资本金达到6500万元。

公司自身实力雄厚了,为企业提供资金担保就有了更足的底气。据相关统计,十年中,诚信担保公司年担保业务量从2000年的39笔发展到20104月底的2124笔,担保余额从2000年底的1294万元增加到20104月底的3.68亿元。累计为全市1379户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124笔,提供担保24.28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受保企业已为桐乡增加就业5.57万人,增加销售61.01亿元,增加利税4.03亿元,可谓走出了一条政府、企业、银行和担保公司的共赢之路。

 

十年亮出“诚信”特色

中小企业的融资担保,责任大、作用大、意义大,但困难与风险也很大。如何在防控风险的同时实现自身的发展?对此,作为诚信担保公司“掌门人”的李玉英认为,准确定位、稳健经营、内控制度、管理团队和政策扶持这几个要素都是不可少的。

A:稳健经营助发展

“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几乎是每个担保公司老总都会说的一句话。在李玉英看来,担保公司经营的是风险,承担的是责任。为此,十年来,诚信担保公司始终坚持稳健经营这一理念,做到支持企业发展和规避风险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在风险防范和处置办法上,诚信担保公司坚持从建立和完善制度着手,公司专门建立了自己的《章程》、《实施细则》、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三查制度、AB角制度和风险管理制度等,从管理上强化责任。同时,通过摸索建立了担保评审委员会和担保审批制,每个担保项目都须经担保评审委员会集体讨论同意方可担保。

李玉英表示,担保公司是一个高风险行业,只有把每个环节做实、做细,才能有效防范风险。因此,公司每提供一笔担保业务,仅保前调查一项,就设定了企业外围调查、企业实地调查和企业同行业调查三道防线,通过深入调查,全面掌握被保企业的真实情况。

一直以来,“诚信担保”的原则是:集中有限的担保资源,使其发挥最大担保效应。体现在担保额度上,那就是坚持拓展增量和优化存量并举,控制单户企业的担保额度,扩大受保企业的覆盖面,有效防止了担保“垒大户”现象和风险集中现象的出现。

B:搭桥铺路获共赢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大都处于起始期和发展期,规模小、信用等级低、抗风险能力弱,但它们对融资的需求又是最迫切的。从银行方面看,出于风险性考虑,可能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

而诚信担保公司一头连着银行,一头连着企业,搭建起银行与企业之间的桥梁。一方面,通过介入前期调查、细化风险控制方案等方式,为银行方面提供企业有效的信息资源和评价体系;另一方面,则利用自身的信用保证能力承担交易可能产生的信用风险,促进银企双方交易顺利实现。

为了适应不同发展层次的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诚信担保公司积极拓展与银行的合作,从一开始的市信用联社一个合作伙伴,发展到现在工、农、中、建四大国有银行以及嘉兴银行、浦发银行、杭州市商业银行等多个合作伙伴。并利用省担保协会平台,协同省内其他担保公司与国家开发银行达成合作,为本市企业开拓了市外融资平台。

有了诚信担保公司的支持,原本借贷无门的企业赢得了发展空间。十年来,受保企业扶持一批、发展一批、毕业一批,在受保的1379家企业中,有951家中小企业从担保公司“毕业”,直接进入金融机构的授信贷款范围。

C:求新求变重创新

十年来,“诚信担保”不断探索,用全新的担保理念、全新的担保产品、全新的担保服务,为中小企业量体裁衣。

根据中小企业实际需求和合作银行的业务品种,诚信担保公司不断创新担保品种,从以前以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为主,发展到现在已设置流动资金贷款担保、生产性投资项目担保、基础设施建设贷款担保、票据敞口担保、信用证担保、保理业务和成长基金集合债券担保等,满足了中小企业和下岗再就业人员多元化、多层次的资金需求。在反担保上,为企业量身定制,推出既能达到敦促企业履约责任,又能为中小企业所接受的特色反担保方式,赢得了企业的好评。

在注重业务创新的同时,诚信担保还不断创新管理理念,特别是在“选人”、“用人”方面,坚持公平公开,进一步完善人才引进机制,为急需引进的人才开辟“绿色通道”。同时,立足统筹兼顾,加强人才培训,打造了一支“学习型”团队。

 

十年打造“诚信”品牌

广大中小企业大都处在自我发展阶段和快速成长阶段,都想扩大规模再上台阶。而往往这时,融资问题就成了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这也让李玉英等“诚信担保”人深感自己肩头责任重大。“对很多企业来说,这是一个坎,迈过去,也就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而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力在后面推一把,帮助企业爬坡越坎。”

为了让企业在金融危机这个寒冬中感受到温暖,诚信担保公司启动“暖春行动”。就拿贷款担保额来说,2009年诚信担保公司的贷款担保总额同比上年增加了6000余万元,一大批中小企业因此走出困境,焕发出新的活力。

在桐乡市生辉照明电器有限公司,记者看到的是一幅忙碌的生产场景,据了解,现在“生辉照明”的产品以出口为主,并且,与世界三大照明巨头建立了合作关系。而“生辉照明”的发展,离不开诚信担保公司的扶持。

李玉英告诉记者,像“生辉照明”这样的科技型企业,本身发展空间就比较大,创业初期资金的短缺,反担保能力弱,一度制约了企业的发展,担保公司通过调查论证后以其信用作保证给予连续担保。通过诚信担保公司的担保,“生辉照明”不仅获得了发展资金,还凭着诚信担保公司出具的评审报告,在2006年科技部国家科技项目的申报过程中脱颖而出,成为桐乡市惟一一家获得国家70万元科技创新基金奖励的企业,企业不断发展壮大。

与诚信担保公司同年成立的桐乡市五丰丝织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姚金虎告诉记者,企业是和诚信担保公司共同成长起来的,因为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三个阶段,都离不开诚信担保公司的大力支持。企业投产伊始,因为生产经营还未迈入正轨,出现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当时因为公司刚成立,连厂房都是租的,没有房产证、没有土地证,申请贷款非常难。”姚金虎说,抱着试试看的心情,他向诚信担保公司申请担保。诚信担保公司经过调查论证,大胆地为该企业提供了担保金额50万元,有了这50万元的流动资金,“五丰丝织”度过创业之初的困难阶段。

在帮扶企业的道路上,诚信担保公司却并未止步。2003年是“五丰丝织”飞速扩张的一年,当年,企业买下13 亩土地,还购置了120台有色织机,这么大笔的投入,又是诚信担保公司的及时介入,为企业解决了资金难题,至此,该企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06年,当丝织等传统行业市场竞争加剧之时,姚金虎将目光瞄准了转型升级,对设备进行改造提升。这一年,“五丰丝织”从国外引进22剑杆织机,新上了一个剑杆织机车间,总共投入资金1000万元,而由诚信担保公司提供的贷款担保就有450万元。

姚金虎告诉记者,对企业来说,起步期、发展期、转型期是至关重要的3个阶段,而“五丰丝织”在每一个阶段都得到了诚信担保公司的大力支持,也藉此完成了从量到质的飞跃。

一直以来,诚信担保公司始终将客户群定位为广大中小企业,也更加突出对桐乡传统产业集群的关注,包括濮院众多的羊毛衫生产企业。对此,由内蒙古来桐创业的新桐乡人李满一也是感受深刻。

2005年,李满一在濮院租了厂房从事羊毛衫生产加工,和众多处于起步阶段的企业一样,他也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困扰,并由此制约了企业发展。“我是一个外乡人,自身资产少,在这边的朋友圈子比较小,又没有信用积累,想申请银行贷款非常难。”李满一表示,而同时,企业的发展意识却非常强。2008年,李满一听说了诚信担保公司,经过之后的多次接触,20093月份,诚信担保公司为其提供了300万元的贷款担保,有了这笔钱,李满一如鱼得水,他的浙江艺素时装有限公司在这一年实现了大跨越。进口电脑横机从成立之初的10台扩大到46台,从以前纯粹的衣片加工发展到成衣生产,并开始自己接单从事外贸出口,可以说,企业正是用这笔钱实现了转型,年产值从2008年的不到500万元,发展到2009年的1000万元。

李满一告诉记者,现在他正在向诚信担保公司申请新一轮的贷款担保,在继续拓展外贸业务的同时,走自主品牌发展之路。

从这一个个企业身上,我们也清晰地看到,贷款担保所发挥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开始显现,它不仅促进了银企合作,缓解了中小企业资金紧张的状况,增强了企业活力,也助推了产业的发展。

 

新十年:百尺竿头思更进

十年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正如李玉英所说,在诚信担保公司的十年,可谓是一生中最美好的十年,也确确实实做了一些事情。回顾头来看,也感觉蛮有成就感的。与此同时,“诚信担保”新的发展蓝图也已绘就。

2010年,为适应业务发展需求,诚信担保公司开始了架构改革,新成立了风险管理部,把行政财务部分解成办公室和财务部,业务部门分设一部、二部。新的公司架构使“诚信担保”在工作高效化处理、业务精细化管理、风险针对性控制方面得到了质的提高。

完成内部架构改革之后,今年对诚信担保公司来说还有一桩大喜事,那就是新的办公大楼日前正式投入使用,硬件设施的改善,让“诚信担保”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条件。

李玉英表示,过年十年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级领导的信任与关怀、离不开社会各界的关心与支持、离不开银行的友好合作、离不开受保企业的诚实守信。而新的十年,“诚信担保”将继续以扶持全市中小企业发展为己任,倾力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把担保业务总量翻两番,在担保业未来的发展中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荣誉篇:

2001年公司被列入全国第二批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试点单位。

2002年至2009年连续八年被嘉兴市人民政府授予“优秀中小企业担保机构”。

2004年当选为第一届嘉兴市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协会副会长单位。

2006年当选为第一届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副会长单位,被省中小企业局确认为50家规范型担保机构之一,被评为省首届“十佳信用担保机构”。

2006年获得国家财政部、发改委首次设置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服务专项补贴50万元,全国仅有78家单位。

2007年被嘉兴市政府评为“十佳担保机构”。

2008年再次获取国家专项补助120万元,成为浙江省惟一一家允许再次申报再获补助的担保机构。再次列入省47家规范型担保机构之一。

2009年被评为“嘉兴市十佳担保机构”和省第二届“十佳信用担保机构”。又一次获取国家专项补助270万元

2010年,公司被评为全省“暖春行动”成绩突出单位,董事长、总经理李玉英被评为“浙江省担保行业领军人物”。

主办单位 : 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 浙ICP备07502733号-1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民和路836号保亿中心B座2701室 电话:0571-88211135
浙江省信用与担保协会 © 版权所有,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